終於來到旅行的倒數第二天了,最後一天是中午的班機,也不能去哪裡,所以是最後一天的玩耍日了。
原本的規劃是早上去江戶東京博物館、下午去吉祥寺一帶,但雙腳真是疲累到了極點,實在沒有把握這樣是否走得完?
沒想到前一天晚上在旅館規劃路程時腦中閃過"何不去看歌舞伎的一幕見席?",一路上想看又沒時間或沒勇氣去嘗試,如果明天早一點去排隊,也許有機會看得到? 神奇的是,這時開著的電視,竟然也在介紹歌舞伎,這一定是個 sign!!
便開始查時間、規則...
我的歌舞伎初體驗于焉開展!
初識歌舞伎是不太歌舞伎的,怎麼說呢?
那是學生時期,老師介紹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,那時馬友友做了一個很特別的嘗試,將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分別與庭園景觀、建築、舞蹈、電影、歌舞伎、冰上芭蕾合作,拍出一套影片 "巴哈靈感" 。
其中第五首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,就是與有 "日本第一女形" 之稱的坂東玉三郎一起演出。
影片中的坂東玉三郎,並不是以傳統歌舞伎的裝扮出現,而是看起來有點中性的裝扮,但是身段,真的非常柔美、迷人。
後來,陸陸續續受到電影與書籍的影響,開始更深入去了解日本的文化與傳統藝術,對於歌舞伎的、狂言的演出,更是充滿興趣。
原本擔心可能會買不到票而不敢排入行程,還好我最後下了決定去試試看!
搭乘日比谷線來到東銀座駅,雖然已經預先查過資料,但是一出來看到與地鐵站共構的木挽町広場,還是會覺得眼前一亮!好興奮喔!
證明就是,我居然忘了拍照!! 找了半天,只找到這一張。
歌舞伎座官網 http://www.kabuki-za.co.jp/
那時除了興奮,應該還是有一點緊張,想趕快上去排隊,好怕買不到票啊!
這是今天會上演的劇目
一幕見席是專供初入門者、觀光客可以體驗的"短程票",不必從頭坐到尾,可任意挑選場次,但只能坐四樓,而且排得不夠前面的就沒有位子坐,只能站著看。
一幕見席的票必須現場買,場地是有人數限制的(150名,座位60個),所以必須提早去排隊,
表格上都有很清楚的標示開賣時間,當然得提早排才買得到坐票,也標示了每場不同的票價,依時間長短而訂,但都比正式票便宜多了。
從標示著"先頭"的牌子處開始排隊,我到得早,這個牌子還沒set好,劇目是後來才掛上的。
將江!! 九點多就抵達的我,搶到頭香啦! 呵呵呵! (灑花~~~)
但是到買票前,都得一直在這裡等,不能到處亂逛囉! T3T
不過還好的是,之前看到網路上有人寫站到腳痠,現在人性多了,搬出了鋪著紅布的長座椅,可以坐著等。
很快人群就開始聚集,椅子一張一張的搬出來,工作人員舉著"最後尾"的指示牌,讓新到的人知道從那兒接著排,另一位工作人員則不厭其煩的拿著條文一個一個解說規則。
一幕見席的票只能從這個入口進去,然後搭乘電梯直達四樓。其他種的票卷才能從正門口進入。
買到票啦! NO.1 耶! 有沒有! 超興奮的啦! 但是其實他的座位是沒有劃位的,自由選擇,只是我可以第一個進去,先選。排隊時會有人先來問你要看哪幾場?如果接著還要看下去,中間清場時就可以留下來。
兩旁的座席,下面這張可以看到花道,就是演員入場的走道。
四樓走廊上的海報,這次的"蘭平物狂"中,有小朋友演員的初登場。
遠遠的那頭,就是坐電梯上樓後等待入場的地方。
開演啦! 這時就不能拍照囉! 今天看的是"春霞歌舞伎草紙",講的是出雲阿國和名古屋山三郎的故事,歌舞伎由出雲阿國開始奠定基礎,之後才慢慢發展成現在的樣子,第一次看歌舞伎就看這齣,真是適合作為歌舞伎的初體驗。
關於出雲阿國的事蹟,可以參考日劇"出雲阿國"。
在Youtube上,我有找到"春霞歌舞伎草紙"的影片http://youtu.be/6ZS7poaoqk8,不過,當然還是現場好看多啦!
演出當中也有英語導覽解說可以租借,但這樣就聽不到演出的音樂啦!所以不考慮。
劇場的迷人之處,就在於黑暗的觀眾席前,舞台燈亮起的剎那,音樂一下的那一瞬,魔法就開始展開.....
滿足地看完歌舞伎,終於可以放心的出來外面慢慢逛,正門旁邊就有一個小小的歌舞伎稻荷大明神神社。
現今新歌舞伎座於2013年4月2日全新開幕,採用華麗的日本桃山時代樣式外觀,這已經是第五代的建築了。
歌舞伎座外的"海報"
今天的演員表
飾演出雲阿國的演員,動作細膩,嫵媚動人。
飾演名古屋山三的演員,出場的時候是在花道上緩緩上昇,超酷的!
今天要第一次登場的小朋友,傍晚的場次才上場,可惜另有行程,沒有機會看了。
看完戲,可以從地下樓搭乘電梯上五樓參觀,五樓有劇場展覽館、紀念品販賣中心、茶屋和一個空中庭園。
庭園中的石碑與舊有的屋簷遺跡。
題名為阿國櫻,不知道跟出雲阿國有什麼關係?
在歌舞伎的發展史上,默阿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參觀完空中庭園,再紀念品店買了一張DVD,以彌補無法觀賞更多歌舞伎演出的遺憾。
然後,順著五右衛門階梯而下,可以到達四樓迴廊參觀簡單的展覽與歷代歌舞伎演員圖像。
這明明看起來就是武松打虎!
但他的說明是"國姓爺合戰",可惜不懂日文,不知在說什麼?
歷代歌舞伎演員圖像,這是歌舞伎很有意思的情況,一個演員的名號是一代一代世襲下來的,當老一代要交接時,新一代的演員要有一個襲名的儀式,在相同的名號後面,再加上第幾代。
日劇"歌舞伎華之夢"可以了解一些歌舞伎的制度與幕後情況。
歷代不同時期的歌舞伎座模型
結束參觀,聽說這附近有一間劃開蛋汁會流出來的蛋包飯,怎麼可以不去朝聖一下呢?
其實它就在歌舞伎座左邊的小路,網路上的說明都是從地鐵出口,讓我一陣好找,沒想到其實從歌舞伎座出發的話很近很簡單。
喫茶 You,看起來像個古老的咖啡店。
椅子也非常具有古典美
蛋包飯上場囉! 真的是一刀劃開,蛋汁緩緩的就流出來了耶! 超酷的!
牆上有演員簽名,應該也會就近常常光顧吧?
隔壁的餐廳看起來也很有意思
就算是食物模型,看起來也很好吃啊!
好啦!吃飽喝足,接下來就要前往最後一個景點--兩國 "江戶東京博物館"囉!